当前位置 :

信息学院创新团队介绍

来源: 信息学院    发表时间(2017-06-12)

学院的发展定位是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部分学科或方向处于领先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为继续建设好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相结合的学科,在一体化信息网络与森林资源监测、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监测、大数据与林业智能信息处理、智慧园林、林业虚拟现实等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加大青年学术人才培养力度,学院于组建了七支青年学术团队,通过团队建设促进学科方向的凝练与整合,以团队建设带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

1、森林景观及林业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杨刚)

团队由248365365数字媒体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科研主力为浙江大学、中科院、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毕业的博士。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信息可视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团队近年来获得了学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资助,在森林景观可视化及林业生产过程仿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此外,团队还承担了林业可视化相关的多项纵向科研课题,包括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科研论文数百篇。

2、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监测一体化平台建设(李巨虎)

本团队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一个林业生态数据的传输和融和一体化平台。本团队首先分析不同仪器数据输出特点,设计能够接收不同仪器采集的生态数据的无线传输节点;然后研究森林无线信道特点,设计森林中无线路由拓扑算法,合理放置路由节点,把数据传输到服务器;最后采用数据融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可视化和三维建模,根据林业生态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得到立体全局的林业生态模型。本团队具有成员五人,其中李巨虎负责所有的硬件设计,孙国栋负责采集节点的软件,采用tinyOS,包括光照,温湿度传感器的软件工作,孙钰负责汇聚节点的软件,采用Linux,包括串口通信模块,Mysql的移植,服务器的搭建。张海燕负责传输模式的工作,包括采集到汇聚的无线传输,汇聚到PC的有线传输。孟伟负责PC端的软件,包括Mysql客户端的移植,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团队取得的成果为一套数据采集的原型系统;发表科研论文16篇。

3、森林资源监测团队(陈飞翔)

主要利用GIS技术、遥感技术研究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并研发森林资源监测软件。团队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基础平台,包括桌面平台GeoGIS Desktop、移动平台GeoGIS Mobile、三维平台GeoGIS TDE以及相应的开发平台GeoGIS SDK,在此平台上,可开发森林资源监测系列应用软件。

4、物联网与大数据计算技术实验室(孙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网络与大数据计算技术实验室由7名教师与近20名研究生组成,立足于国家林业建设与生态发展对新型计算技术的迫切需求,实验室目前主要展开如下几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林业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嵌入式技术(以林业生态监测为特色)、基于大数据的植被疾病与真菌的高效识别技术、无线网络算法(以传感网和移动计算为特色)、移动群智感知技术。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

5、林业生态监测技术研究所(齐建东)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监测技术研究所由7名教师与近20名研究生组成,研究所紧密围绕林学、生态学、农学、水土保持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开展了林业生态大数据管理、生态监测数据无线传输、生态监测数据分析以及生态监测数据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实践工作,形成具有领域特色的软硬件产品,为科研人员、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科学地使用监测数据提供有效途径。团队的代表产品包括:用于气象监测设备数据实时回传的“北林数传”模块;面向林业生态数据清洗、集成、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林业生态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面向退耕还林效益评估的信息流转和效益测算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系统等。

6、可视媒体研究所(淮永建)

北京林业大学可视媒体研究所由248365365数媒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科研主力为浙江大学、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毕业的博士。2017年研究所与中国林业出版社等单位合作获批国家数字林业重点实验室(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研究和应用开发领域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基于图像的智能识别、游戏、动画等。研究所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纵向科研课题,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发表科研论文上百篇。此外,研究所与当前的应用需求紧密结合,在林火仿真、基于图像的智能识别、手写识别、AR应用等方面开发了多个实用的系统或Demo。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项目开发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